“折长补短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[zhé cháng bǔ duǎn]
成语解释: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 初见秦》:“今秦地折长补短,方数千里,名师数十百万,轮船国之号令赏罚,地形利害,天下莫如也。”
成语例句:宋·苏轼《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》:“今者差役,岁费钱几何,及几年一次差役,皆可以折长补短,约见其数。”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取长补短
结构类型:连动式成语
形成年代: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摺長補短
英文翻译:cut off the long and compensate the short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“折长补短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折长补短”单字解释
折:[shé]
1.断(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):树枝~了。桌子腿撞~了。
2.亏损:~本儿。~耗。
3.姓。[zhé]
1.断;弄断:骨~。把树枝~断了。
2.损失:损兵~将。
3.弯;弯曲:曲~。百~不挠。
4.回转;转变方向:转~。刚走出大门又~了回来。
5.折服:心~。
6.折合;抵换:~价。~账。~变。
7.买卖货物时,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,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,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,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:对~。打九~。
8.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,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。9.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,形状有“乛乚꒒乙”等。10.姓。11.折叠:~扇。~尺。她把信~好,装在信封里。12.折子:奏~。存~儿。[zhē]
1.翻转:~跟头。
2.倒(dào)过来倒过去:水太热,用两个碗~一~就凉了。
长:[cháng]
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~。~~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~寿。夏季昼~夜短。
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~6772米。
3.长处:特~。取~补短。一技之~。
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~于写作。
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~物。
6.姓。[zhǎng]
1.领导人:部~。校~。乡~。首~。
2.生:~锈。山上~满了青翠的树木。
3.生长;成长:杨树~得快。这孩子~得真胖。
4.增进;增加:~见识。~力气。吃一堑,~一智。
补:
1.添上材料,修理破损的东西;修补:缝~。~牙。~袜子。修桥~路。
2.补充;补足;填补(缺额):弥~。增~。~选。候~。缺什么~什么。
3.补养:滋~。~品。身体虚,需要好好~一~。
4.利益;用处:~益。不无小~。空言无~。
5.姓。
短:
1.两端之间的距离小(跟“长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~刀。裤子裁~了。b)指时间:~期。夏季昼长夜~。
2.缺少;欠:理~。缺斤~两。别人都来了,就~他一个人了。~你三块钱。
3.缺点:取长补~。说长道~。揭~儿。护~。
“折长补短”的近义词
“折长补短”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