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争长竞短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[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]
成语解释:计较细小出入;争竞谁上谁下。
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书寄祝有道》:“人家兄弟无不义者,盖因娶妇入门,异姓相聚,争长竞短,渐渍日闻,以至背戾,分门割户。”
成语例句:只因刘璞病势愈重,恐防不妥,单要哄媳妇到了家里,便是买卖了。故此将错就错,更不争长竞短。★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结构类型: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爭長競短
英文翻译:about some insignificant matters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“争长竞短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争长竞短”单字解释
争:
1.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:~论。是非之~。
2.力求获得或达到:为祖国~光。力~上游。
3.竞争;争夺:~先恐后。只~朝夕。
4.疑问代词。怎么;如何(见于早期白话):~奈。
长:[cháng]
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~。~~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~寿。夏季昼~夜短。
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~6772米。
3.长处:特~。取~补短。一技之~。
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~于写作。
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~物。
6.姓。[zhǎng]
1.领导人:部~。校~。乡~。首~。
2.生:~锈。山上~满了青翠的树木。
3.生长;成长:杨树~得快。这孩子~得真胖。
4.增进;增加:~见识。~力气。吃一堑,~一智。
竞:
1.争着做某事:~相传告。
2.比赛:~走。
短:
1.两端之间的距离小(跟“长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~刀。裤子裁~了。b)指时间:~期。夏季昼长夜~。
2.缺少;欠:理~。缺斤~两。别人都来了,就~他一个人了。~你三块钱。
3.缺点:取长补~。说长道~。揭~儿。护~。
“争长竞短”的近义词
“争长竞短”造句
"异性相聚,争长竞短。"中的"争长竞短即是争长论短的意思。
他为人忠厚,从不和人争长竞短。
非原则问题,要肯于吃亏,善于让人,不争长竞短;有了意见,能放则放,能让则让;遇到矛盾要及时化解。
满腹文采,有夺神造物之力;宁静淡泊,无争长竞短之欲。
他们会因学术问题而在学生面前争长竞短,但争执归争执,私交甚好。
“争长竞短”相关成语